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是一個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東斯拉夫法典。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三世紀被金帳汗國佔領。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並從中國掠奪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外東北、庫頁島和新疆西部。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之後不久,共產黨在列寧的領導下取得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就此成立。在史達林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並且實行農業集體化,但期間亦有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德國後,發展成為冷戰中的超級大國,並侵佔了中國的唐努烏梁海、黑瞎子島等土地,並促成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進行了多項激進的改革。蘇聯最終於1991年解體。
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多年間,俄羅斯聯邦依然掙扎着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以及實現較強的經濟增長。俄羅斯聯邦的行政和立法機構也意識到,國家的工業基礎以及進一步的改革面臨了嚴重的問題,並使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連續5年下滑。儘管如此,俄羅斯的經濟還是相對快速的從世界最大的中央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
2005年底,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億美元儲蓄大關,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匯儲蓄的國家之一。
2006年底,俄羅斯完成了持續八年的增長,從199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年均6.7%的增長率,儘管其間人口呈高負增長。1997年俄羅斯聯邦經濟有所復蘇。1998年的財政危機導致了當年8月盧布的貶值,債務的加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嚴重下滑。但是在1999至2001年年間,憑借著較高的石油價格和疲軟的盧布,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再度復蘇,平均每年增長6%。這次的復蘇,再加上新政府對基礎經濟進行的改革,已經提升了投資者對俄羅斯聯邦的信心。但是俄羅斯聯邦依然十分倚賴天然資源的出口,特別是占總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氣、金屬以及木材。目前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輸出國。
~ 老莫客棧 ~